童朝暉主任醫師
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
擅長領域:主要從事呼吸危重癥、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內鏡及其介入診治技術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執業經歷: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長。 1983-1988年就讀于武漢大學醫學院醫療系,獲醫學學士學位;1988年7月畢業到首都醫科大學北京朝陽醫院呼吸科工作;1992-1995年就讀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1999-2002年留學于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并獲醫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呼吸危重癥、呼吸系感染性疾病、呼吸內鏡及其介入診治技術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 兼任中華醫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常委、內鏡醫師分會副總干事;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感染專業組成員;衛生部內鏡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呼吸內鏡培訓基地主任、衛生部內鏡培訓基地考評專家;衛生部及北京市應急專家組成員;衛生部和北京市專科醫師培訓基地考評專家;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呼吸危重癥學組組長、北京醫學會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呼吸內鏡與介入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醫師協會內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醫學會身心學會委員;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北京醫學會對外聯絡部專家組成員。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副總編、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中國呼吸與危重癥雜志、國際呼吸雜志、中國醫刊等雜志編委及審稿。 2012年入選北京市“十百千”衛生人才“十層次”、2011年入選2.15北京市高層次技術人才-呼吸病學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醫管局“揚帆計劃”;作為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北京市教委重點課題、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醫學發展基金、北京市優秀歸國留學人員基金、北京市優秀人才專項基金、首都醫科大學基礎-臨床合作研究基金;作為分題負責人參加國家“十一五”和首都醫學發展基金等課題研究。先后作為骨干參加國家“九五”,“十五”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SARS防治緊急科技行動計劃;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的研究工作。在國內外發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收錄文章21篇,參與編寫專著10余部。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壹等獎一項、國家發明專利一項。承擔五、七年制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學工作近20年,2007年被評為首都醫科大學優秀教師。 曾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首都“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等光榮稱號;2007年7月被評為首都醫科大學優秀教師、2012年被評為首都醫科大學優秀工作者。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