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傳祿主任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腎病科
擅長領域:腎臟疾病。?
執業經歷: 邱傳祿,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男,(1919年9月~2002年),江蘇省昆山市人。 1939年在上海醫學院生化科工作,1941年就讀于上海醫學院,47年大學畢業后在中山醫院內科擔任住院醫師,48年后一直在華山醫院內科工作,曾擔任駐院醫師、總駐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職。1995年由華山醫院授予“終身教授”榮譽稱號。 歷任華山醫院副院長、內科教研室主任;第一屆中華醫學會腎病學會副主任委員、第二屆中華醫學會腎病學會主任委員、上海市腎病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第19屆、20屆理事、中華醫學會上海分會第31屆理事、中華醫學會內科學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和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二屆臨床醫學I組召集人;《中華腎臟病雜志》第一、第二、第三屆編委,常務編委,副主編等職務。 60年代初,邱傳祿教授開始從事腎臟病治療工作,是華山醫院腎內科創始人,目前為華山醫院終身教授。鑒于邱傳祿在腎臟病領域的前驅者地位和杰出貢獻,他與北醫大的王叔咸教授、廣州中山醫大的李仕梅教授被腎臟病學界公認為當代中國腎臟病學三大創始人之一。 從60年代開始,邱傳祿教授率先在國內全方位開展腎臟病的醫教工作,并卓有成效地進行了創造性的醫學實踐。1962年在邱傳祿教授帶領下與林善錟教授(第五屆中華腎臟病學會主任委員)一起在全國腎臟病領域首先開展腎穿刺,為腎臟病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最直接的病理依據;同年10月,邱傳祿教授又帶領科內同行在國內最先開展腹膜透析,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病人帶來了生的希望。華山醫院也是較早開展腎移植單位之一,1975年,邱傳祿教授與泌尿科合作進行腎移植,并取得成功,首例病人存活至今,成為迄今我國存活最長之腎移植病人之一。邱教授對醫療業務精益求精,有非常扎實的內科學基礎。在內分泌代謝及腎臟病領域特別擅長,此外,他還具有非常扎實的基礎知識,包括生理、生化等。在臨床工作中,還能具體指導臨床檢驗、同位素等工作。作為內科醫師這些能力在邱教授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 邱傳祿教授不僅在醫學實踐中,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而且在對待具體的患者身上,也是技高一籌,視患者如親人,邱教授對待病人的態度認真,感情真摯,得到全院公認。邱教授對己嚴格也是非常出名的,邱教授有高血壓史多年,但他一直堅持工作,即使血壓高至190/110mmHg,也從不休息,每天一早準時到醫院,晚上很晚回去。即使在出現過“小中風”后身體稍有恢復馬上開始工作。 邱傳祿教授作為中國腎臟病學界公認的創始人,在其數十年的從醫執教生涯中,培養了大批的杰出人才。譬如,林善錟教授等。邱傳祿教授自1982年起既擔任內科腎臟病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經他帶教爾后成才的研究生、本科生、進修生有近百人。 邱傳祿教授在腎臟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也有獨到的建樹,由他首創的腎穿刺,腹膜透析等在國內已得到廣泛的普及和應用。他有多項論文杰作,其與李仕梅、董德長教授合編過的《腎臟病學》一書,是我國腎臟病領域第一部重要的大型參考書。邱教授在學術水平方面,為人師表方面、人品人格方面都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范,堪稱楷模。可以這樣說,邱教授的工作開創了華山醫院的腎臟病事業。 詳細介紹
*以下號源由妙手醫生專業認證,僅展示近4周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