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真菌性外耳道炎藥擦不到里面
2020-04-27 2855次
病情描述:
真菌性外耳道炎藥擦不到里面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霉菌性外耳道炎有些患者到我們耳科門診來,然后耳科大夫會告訴他,你耳朵里發霉了,你得了霉菌性外耳道炎,或者我們叫做真菌性外耳道炎,大家都知道腳氣,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那么外耳道同樣可以由真菌,引起一些疾病,什么情況下可以導致真菌感染,就像之前,我們在以前的講解中說過,外耳道正常是一個有天然屏障的,可以通過完整的皮膚,可以通過我們的耵聹,也就是耳屎來進行保護。那么當這些屏障沒有,喪失了以后,這個外耳道特別容易受到,一些外在微生物的侵犯,其中包括有真菌,如果真菌侵犯外耳道,然后會在外耳道里面聚居,形成一些白色的,或者黑色的一些真菌的群落,看起來像毛絮狀。所以為什么您的耳科醫生,在一檢查您的耳朵,就可以明確告訴您,您得了一些真菌性的外耳道炎,是因為它有非常典型的一些表現。另外一種情況,得真菌外耳道炎,是由于有的患者,他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膜是有穿孔的,耳朵里面長期流膿。在長期流膿的情況下,外耳道處在非常潮濕的環境,那么同樣的也可以出現一些真菌,這就和我們在家里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發霉也是一個道理。01:29
-
外耳道炎發病原理外耳道是正常自己能夠摸到的地方,因為大家都可以拿小拇指伸到自己外耳道里面去。我們正常外耳道的外面的,外耳道我們一般分成外面,你可以牽拉住的一個軟骨,和里面你牽拉不動的一個骨性的部分。那么在軟骨的部分會有分泌一些耵聹,分泌一些脫落的上皮這樣一些的器官。那么分泌這些耵聹,也就老百姓所說的耳屎,或者是耳蟬,它對我們人類是有保護作用的。它除了含有一些油脂,可以保護我們的皮膚,它可以有效抵抗外在入侵的一些微生物。所以一般來說,我們耳屎是不需要清理的,除非有一些有病變的情況。但是很多人,他都有掏耳屎這個習慣。那么你經常掏耳屎,除了你把你有用的耵聹,也就耳屎掏掉以后,你還有可能會損傷到外耳道的皮膚。那么外耳道皮膚非常非常的薄,你損傷以后,任何其他的一些進水或者微生物,就特別容易進行侵害,所以導致我們的外耳道發炎。大家就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外耳道的疼痛,然后外耳道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一些異常的含有異味的一些分泌物。01:29
-
外耳道炎治療方法1、清潔外耳道,保證局部、清潔、干燥和引流通暢,保持外耳道處于酸化環境。2、取分泌物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的抗生素。3、在尚未獲得細菌培養結果時,局部選擇酸化的廣譜抗生素滴耳液治療,注意不要用有耳毒性和接觸過敏的藥物。4、外耳道紅腫時局部敷用魚石脂、甘油或紫色消腫膏紗條,可起到消炎消腫的作用,如外耳道嚴重紅腫,影響引流,可向外耳道內放置一紗條引流,滴藥后使藥液沿引流紗條流入外耳道深部。5、嚴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應用抗生素,耳痛劇烈者給予止痛藥和鎮靜劑。6、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潔,局部保持干燥的藥物,可聯合應用抗生素和可的松類藥物。語音時長 1:30”
-
急性外耳道炎用什么藥急性外耳道炎多數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常見的誘因是外耳道的進水、化膿性中耳炎、長期膿性分泌物的刺激。對于急性外耳道炎的治療,首先是應用敏感的抗生素來對癥治療,一般首選的抗生素是青霉素類或者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常用的藥物有阿莫西林、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地尼等。如果口服藥物3-5天沒有明顯的好轉,可以考慮更換其它種類的抗生素,或者取外耳道的分泌物做培養,根據藥敏實驗的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如果急性外耳道炎患者出現明顯的頭痛、耳痛,以及外耳道流膿等癥狀,藥物可以使用靜脈輸液治療,必要時可以添加糖皮質激素,例如地塞米松、醋酸潑尼松等。平時外耳道最好不要常用力去掏,還有就是不要進水,以免造成感染。如果是急性中耳炎,要積極的治療,控制中耳腔的炎癥,以免引起外耳道更嚴重的炎癥。具體藥品使用及治療方案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語音時長 01:50”
-
真菌性外耳道炎嚴重嗎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否嚴重應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判斷,如果沒有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通常不嚴重,如果引起了明顯的癥狀,通常嚴重,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是感染真菌引起,疾病的發生原因通常與外耳道進入污水有關,也有可能與長期使用抗生素有關,若是患病后并沒有引起明顯臨床癥狀,通常
-
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療方法真菌性外耳道炎一般指的是有真菌感染外耳道引起的炎性疾病,真菌性外耳道炎的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1、一般治療:患者要定期清潔外耳道,保證局部清潔、干燥,并保持外耳道處于酸性環境。對于鼓膜未穿孔的患者,醫生可使用3%過氧化氫和水稀釋,并加熱至體溫溫度,然后沖洗耳道,有利于促
-
真菌性外耳道炎如果確定是真菌感染,需要用酮康唑洗劑對癥治療
-
真菌性外耳道炎癥狀你好,真菌性的外耳道炎患者會出現外耳道的癢,而且會有分泌物的出現,平時禁忌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