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腋下體溫5分鐘和10分鐘結果不一樣
2020-02-14 13379次
病情描述:
腋下體溫5分鐘和10分鐘結果不一樣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吃咀嚼片最好要嚼夠5分鐘咀嚼片是指在口腔中咀嚼使片劑溶化后吞服的片劑,維生素C、氫氧化鋁等常被制成咀嚼片,可加速崩解,提高療效。咀嚼片中常加入蔗糖、薄荷油等甜味劑及食用香料調整口味,口感較好。藥片經嚼碎后表面積增大,可促進藥物在體內的溶解和吸收,尤其適合老人、小孩、吞服困難以及胃腸功能差的患者。咀嚼片在飯前半小時或飯后兩小時服用,效果最佳。服用時,一般應咀嚼5分鐘~6分鐘,嚼碎再咽,嚼后可用少量溫水送服。咀嚼片經口腔黏膜吸收,可減少藥物給胃腸帶來的負擔,服用方便。01:26
-
三分鐘緩解頸椎病有研究指出,我國80%的成年人患有或輕或重的頸椎病。幸運的是,絕大多數患者的頸椎病病情較輕,可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癥狀,有的甚至可不予治療。經常練習幾個動作可以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準備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①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后向右轉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②前后點頭,頭先前再后,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③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20~30次。④搖頭晃腦,頭向左-前-右-后旋轉5次,再反方向旋轉5次。⑤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⑥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02:25
-
腋下量體溫5分鐘準嗎在腋下測量體溫的時候,最好測量10分鐘比較準確,5分鐘一般不太準確。而且在腋下測量體溫的時候,如果采用的是水銀體溫計,在測量之前要把體溫計甩到35度以下,要把體溫計擦拭干凈,不能有水分,而且腋下不能有汗液,測量體溫之前不能劇烈活動,不能洗熱水澡,也不可以喝熱水,這個時候要休息半小時再測量體溫才是比較準確。腋下的正常溫度是在36度到37度之間,超過了37度,就可以定義為發燒。體溫超過39度的時候就是高燒的表現了,尤其是兒童出現了高燒的時候,需要及時的進行退熱。以上的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的檢查和治療措施應該去醫院咨詢專業的醫生。語音時長 01:09”
-
量體溫5分鐘夠嗎量體溫量5分鐘是可以的。正常成年人的體溫一般是在36-37攝氏度左右,在給患者測量體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測量的準確性,這樣測出來的數值才是可信的。比如在測體溫的時候要把腋下擦干凈,比如目前腋下有很多汗水,這個時候測出來的體溫就有可能不準確。還有就是有一些人目前用的是電子體溫計,患者剛剛從比較寒冷的室外走入室內直接就進行測量,這個時候就可能出現低體溫的現象,建議患者最好是在室內呆5-10分鐘以后再進行測量。如果是水銀體溫計,也建議患者保持靜息狀態5-10分鐘左右然后再測體溫,測量的時間大約是5分鐘左右就足夠了。語音時長 01:25”
-
量體溫要5分鐘還是10分鐘量體溫要5分鐘還是10分鐘取決于使用的體溫計類型和使用方法。如果是口測法通常需要5分鐘,如果是腋測法通常需要10分鐘。口腔體溫計是一種口腔置于舌下的體溫計。建議將體溫計放置在舌下5分鐘,并確保嘴唇緊閉,避免口腔內外氣溫的影響。隨后,取出體溫計,讀取體溫。測量前先將溫度計消毒,將溫度計的水銀柱甩到35
-
腋下量10分鐘準還是5分鐘準量是指測量體溫,腋下測量體溫一般建議5~10分鐘,通常7~10分鐘比較準確,但對于多數普通情況而言,5分鐘能夠基本反映體溫狀況。如果腋下有汗或者測量的姿勢不夠規范,可以延長至10分鐘,可能更精準。不同的體溫計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電子體溫計一
-
體溫10分鐘和15分鐘哪一個為準10分鐘一般就夠了
-
水銀體溫計量體溫5分鐘和15分鐘差0.2以夾10分鐘以上者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