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腎性尿崩癥用藥
2020-09-13 1232次
病情描述:
腎性尿崩癥用藥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鞍區腫瘤術后尿崩癥的處理下一個問題我們要討論一下,鞍區腫瘤術前或者術后,常常會發生或者引起尿崩,所謂的尿崩就是說大量的排尿,跟正常的病人比尿量相當多,甚至于幾升,那么這種情況呢,發生于術后,往往是跟手術操作有關,那么我們知道,在丘腦下部有一個排尿中樞,那么鞍區腫瘤,在切除腫瘤的過程當中,可能會難以避免的,產生丘腦下部的損傷,這個時候會產生尿崩。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對病人的術后,要做一個很好的管理,對于醫生來說要根據化驗指標,保持病人的血液的電解質離子,以及血漿滲透壓的平衡,保持他的水鹽代謝的平衡,根據化驗的指標來給病人輸液,指導病人的飲食,病人這個時候,要聽從大夫的醫囑來處理,平穩的把術后尿崩這個階段,把它渡過過去,往往這都能夠經過良好的處理,都能夠恢復到正常的水平,不用擔心,也不要有很大的心理壓力。02:21
-
腎性高血壓怎么治療高血壓病整體來講,分為叫原發性的高血壓病,和繼發性的高血壓病,而其中原發性的高血壓病,就是沒有特殊誘因的,引起的血壓增高,這也占高血壓病整體人群的95%。還有5%的高血壓病,我們叫繼發性高血壓,什么叫繼發性高血壓,就是他本身不是血管硬化,或者周圍血管動脈硬化,導致的血壓升高,而是因為有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壓升高,這里的其他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腎病。所以我們把它統稱為,叫腎病性的高血壓,腎病性的高血壓中,又最常見的就是慢性腎炎引起的高血壓。在更早以前,慢性腎炎引起的高血壓,多見于腎小球或者腎小管炎癥引起的高血壓,就叫腎性高血壓。所以對于這種繼發性的高血壓病治療的原則,和原發性高血壓病治療原則,是完全不同的。既然說繼發性高血壓,是其他疾病導致的,那我們一定要知道原發疾病,比如你是慢性腎炎,慢性腎病引起的高血壓,你要把腎病和腎炎控制了,你的血壓就正常了。所以對于這一類患者血壓的治療,不是以這種血壓治療為第一目的,而是以治原發疾病為目的,比如慢性腎炎的急性發作,或者急性腎小球腎炎,我們有相應的一些,治療的原則和方案來控制。當然你要是慢性腎病了,比如說腎病綜合征,或者是引起了腎功能不全了,慢性腎衰了,這個治療的時候,我們同時要關注血壓的治療,因為這個時候高血壓反過來,會影響到腎臟的功能。這時候治療就要雙管齊下,既要治療慢性腎病,又要同時治療高血壓,來達到一個最終的治療目的。所以這里要大家理解一下,什么叫腎病性的高血壓,或者叫腎性高血壓。02:20
-
腎性尿崩癥病因腎性尿崩癥由先天性遺傳因子異常,和獲得性即后天性因素引起。常見的繼發病因有:一、飲食失常,過量飲水,鈉攝入少,蛋白質攝入少。二、慢性腎衰,濃縮功能減退。三、電解質紊亂,低血鉀,高血鈣。四、尿路梗阻解除后利尿。五、急性腎衰的利尿期。六、陣發性高血壓。七、系統性疾病,如范可尼綜合征、結節病、腎小管性酸中毒等。八、藥物,如秋水仙堿、長春堿、麻醉劑等。語音時長 1:04”
-
真性尿崩癥和腎源性尿崩癥的區別?由于下丘腦神經垂體功能減退,使抗利尿激素減少導致多尿,每天用量可達4到5升,多的時候達到30到40升稱為真性尿崩癥,也稱神經垂體功能減退癥。如果抗利尿激素釋放正常,腎小管對抗利尿激素缺乏反應也可以引起多尿,稱為腎源性尿崩癥。鑒別兩種尿崩癥的簡便方法是給病人注射抗利尿激素,注藥后尿量減少者為真性尿崩癥,注藥后尿量無改善者為腎源性尿崩癥。語音時長 1:03”
-
尿崩癥的治療尿崩癥的治療可以用激素替代療法,比如用去氨加壓素,這是適用于中樞性尿崩癥的,其他的藥物包括氫氯噻嗪、卡馬西平等等,治療過程當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中樞性尿崩癥可以是某些腫瘤的首發表現,所以首次發現的中樞性尿崩癥應該隨訪鞍區的磁共振,兒童和青少年更為重要一些。2,激素替代療法的常見副作用是水中毒
-
腎性尿崩癥的治療方案包括哪些?治療基本原則是補足水量,維持水平衡,減少糖、鹽等溶質的攝入,注意改善病人的精神和營養狀態。一、供給大量液體,防止脫水,對急性失水者應靜脈補液,如病人血漿呈高滲狀態,應考慮輸入低張液。二、限制溶質入量,如給低鹽、低蛋白飲食,氯化鈉應控制在0.5到1.0克每天,以減少對水的需要量。三、低鈉利尿,給予氫氯
-
中樞性尿崩癥什么情況啊
-
兒童尿崩癥能治愈嗎?可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