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歲七個月寶寶,大便有點干,有時粗,肛門
2020-04-13 1155次
病情描述:
一歲七個月寶寶,大便有點干,有時粗,肛門出血,還滴血,請問這種怎么辦呢?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七個月寶寶正常體溫是多少?七個月寶寶的正常體溫和其年齡的孩子是沒有區別的,正常體溫區間都是在36-37℃之間。測量體溫的標準是以腋下溫度用水銀表測量數據為參考指標的,其他測量的儀器或設備和水銀表的測量結果存在差異。所以判定體溫以水銀表測量的腋下溫度為準,一般口腔溫度和直腸溫度會比腋下溫度高出0.3-0.5℃。七個月的寶寶體溫調整中樞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體溫的波動容易受到環境、溫度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會突破體溫正常范圍的上限或者下限。如果除了體溫變化之外,寶寶的精神正常、飲食正常,也沒有其明顯癥狀的時候,也可以把認為是正常的,不需要干涉和處理。01:42
-
大便有時粗有時細怎么回事大便有時粗、有時細。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一、腸功能紊亂。主要是因為支配腸道運動的這種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而腸道出現了腸道的運動不協調,這時候食物在胃腸道內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就會表現為大便的性狀、外觀發生改變,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有時粗、有時細,大便的排便規律消失,或者是大便帶有黏液,同時會伴有腹痛、腹脹這些表現。二、腸道的腫瘤性病變,比如結直腸腺瘤或者是結直腸癌等。這種腫瘤占位壓迫了腸道,使腸腔狹窄,糞便通過有腫瘤組織的部位會表現為有時粗、有時細,大便有時候表面還可以見些凹槽。三、肛周的疾病,比如痔瘡、肛乳頭的肥大等等,也會因為病變壓迫了大便,使大便有時粗、有時細。大便有時粗、有時細的時候,建議及時到醫院檢查,判斷是何種原因引起,判斷病因之后針對病因進行相應的治療。01:50
-
一歲七個月不會說話有些寶寶語言發育功能比較晚,但是需要對他有信心,日常都要對他進行語言的訓練,凡事要讓它發聲,要順應他的要求,多讓他進行一些模仿性的發聲訓練。俗話說貴人語遲,有的孩子三歲才開始說話,什么都能聽懂的話,就不要太心急,更不要逼他說話,但是一定要多和他說話,只要沒有功能性的問題,只要他一開口就什么都會說了。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強迫孩子說話,更不要在他的跟前說他不會說話。男孩的語言發育相對女孩來說更晚一些,最晚不超過三周歲都是正常的,要經常教寶寶說一些簡單的詞匯,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多進行一些言語上的訓練,讓寶寶健康成長。語音時長 1:36”
-
七個月寶寶拉屎干硬寶寶出現這種情況考慮是便秘,如果孩子是吃奶粉的,考慮是奶粉里的蛋白質與鈣,鎂離子結合而形成干結的糞塊,從而出現便秘,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喂些白開水。孩子可以換吃那種含有益生元配方的奶粉,必要時可以另外添加一些益生元,因為益生元有軟化大便的作用。如果孩子是母乳喂養的,就要從乳母找原因,有可能乳母這兩三天吃過上火的食物,有可能是進補了如:鹿茸、人參等,如果是的話,可以給孩子喂三分之一包的小兒七星茶,但是不主張長期吃七星茶。另外,孩子出汗多的話、喝水少、少吃蔬菜等都有可能導致便秘。還有一點就是要提醒的是當孩子便秘的時候一定要停服鈣制劑。語音時長 1:39”
-
一歲七個月寶寶還不會走路一歲七個月寶寶還不會走路,可能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腦癱導致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1、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鈣磷代謝失常,導致生長期的骨組織礦化不全,產生以骨骼鈣化障礙為特征的慢性營養缺乏性疾病,日照不足、生長速度過快、食物中補充維生素
-
一歲七個月寶寶還不會走路對于一歲七個月的寶寶來說,如果還不能獨立行走,這可能是由多重復雜因素導致的。首先,這可能與寶寶的個體發育差異、缺乏鍛煉機會或是病理性原因有關。1、個體發育差異: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和進程都是獨特的。有些寶寶可能在較早的時候就開始行走,而有些則
-
七個月寶寶大便有點黑綠有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或者是食物的色素,近期如果吃了像鴨血,雞血以及蔬菜等顏色都會出現,可以繼續觀察。
-
一歲七個月寶寶肋骨外翻有伴有其他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