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星形細胞瘤
2020-02-07 1363次
病情描述:
星形細胞瘤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神經母細胞瘤如何確診任何疾病的診斷都要包括比如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最后的確診可能還需要病理。但是在平時我們做臨床診斷,包括影像學的診斷和病理學的診斷,一般來講相當一部分病人是沒有臨床癥狀的。可能小孩因為感冒、發燒,照片子,或者腹痛,做腹部B超,偶然發現有腫瘤,這時候我們叫他無癥狀的。而神經母細胞瘤的癥狀,可以包括腫瘤本身在局部癥狀、全身的癥狀。另外還有一些我們叫做副腫瘤綜合征,就是跟腫瘤的部位、大小、惡性度沒有直接關系,發生在其他部的一系列癥狀。局部癥狀,比如腫瘤壓迫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果你在縱隔,可能壓迫氣管,影響呼吸問題。在腹部,影響消化功能。還有最常見的,就是腹部的無痛性的包塊,大多數是家長發現的。還有一小部分因為發熱、頭痛、貧血,這都是病人晚期癥狀的表現。所以我們腫瘤的早期發現,在于一些檢查,而有一些發燒、疼痛、腿疼、貧血,這些癥狀出現之后,病人可能就晚期了。01:58
-
什么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是身體多個部位未成熟的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惡性腫瘤,一般發病率并不高,常見于兒童。神經母細胞瘤始于成神經細胞,大多數情況下成神經細胞會隨著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發育為神經細胞,但在患病的嬰兒中突變的成神經細胞是無法正常成熟的,而是不斷分裂,最終導致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的體征和癥狀因起源的部位不一樣而不同,常見的癥狀包括腹脹、腹痛、便秘、腹瀉、嘔吐、厭食、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疲勞和骨痛等,由于起病比較隱匿,癥狀多缺乏特異性,所以很多病人就醫時就可能出現腫瘤遷移的現象。因此,孩子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胸痛、眼眶淤青等癥狀,建議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就診,以免耽誤進一步治療。01:28
-
星形膠質細胞瘤細胞這種腫瘤,其實是腦膠質瘤的一種類型,它的診斷靠病理,把一小塊組織切下來送去做病理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到底是不是星型膠質細胞瘤,就可以明確。這種病的臨床表現,其實比較多的就是會引起顱內高壓,會出現頭痛、頭暈,甚至有思路功能障礙、聽力障礙、肢體活動功能等等的臨床表現,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判斷的指標之一,但最終的診斷還是靠頭顱的MRI、CT,還有病理檢查,這個是診斷的金標準。診斷這個病以后,如何進行治療呢?這個病的治療,如果可以手術,還需要手術切除為主。手術切除后,有些患者可以做放療或者化療,有些不能手術變,可以直接做放化療也可以,不同的情況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要積極的就診治療,才能獲得很好的生存獲益。語音時長 1:37”
-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是一種界限較清,緩慢生長,常發生于兒童和年輕人的囊性星型細胞瘤。腫瘤分級是WHO1級,占全部膠質瘤的5%~6%,67%發生于小腦。好發于20歲前,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隨著年齡增大而發病率降低,個別病例發生在50歲以上。可以發生在所有的神經軸,但兒童腫瘤較多發生于幕下。好發部位有視神經、視交叉或下丘腦、丘腦和基底節、大腦半球、小腦和腦干。脊髓比較少見,容易發生于老年人。患者可以出現腫瘤的占位效應和腦室梗阻癥狀,腫瘤很少累及大腦皮質,所以癲癇發作的比較少。腫瘤的生長速度也比較慢,所以一般不會出現腫瘤快速增長的癥狀。無論是在CT或者是MRI都顯示腫瘤邊界清楚,可以增強,少數會有鈣化。大腦半球、小腦和脊髓腫瘤中,囊性變比較常見,可為大而孤立的空腔,也可以為小而密集,相互間有腔隙。這是毛細胞型星型細胞瘤鑒別其他WHO1級的腫瘤的一項重要診斷特征。預后比較好,能否完全切除取決于毛細胞星型細胞瘤的發生部位。有些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會發展為多中心性疾病。幕上的病例在肉眼完整切除后,10年生存率約為100%,次全切除或者活檢后10年生存率約為74%。極少數病例發生惡變,預后不清楚。語音時長 02:17”
-
星形細胞瘤能活幾年一般來說星形細胞瘤,也就是組織學一級以及二級,它的平均生存期限為七年左右。患者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進行早期的治療。星形細胞瘤又稱之為是惡性腫瘤大體分為早、中、后三期,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處于一階段早期治療是最快捷也是最有效果。處于每期的階段,使用的藥物作用也是不同,另外配藥也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
-
什么是脊髓星形細胞瘤脊髓星形細胞瘤起源于脊髓的星形細胞,沿脊髓生長。在髓內腫瘤中占第二位,僅次于室管膜瘤,也是兒童髓內腫瘤中最常見的。星形細胞瘤好發年齡是30歲至60歲,早期的癥狀:由于腫瘤生長緩慢,癥狀不明顯,多表現為下肢麻木,無力,疼痛癥狀不明顯。有可能有感覺的異常,感覺異常是從上往下逐漸發展。有可能會出現括約肌,
-
星形細胞瘤,術后四年,有復發,怎么治療?小灶復發,可于考慮伽馬刀。
-
二級少突星形膠質瘤您好,請問具體想咨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