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寶寶得了視網膜母細胞瘤,腫瘤很大
2020-08-19 1106次
病情描述:
寶寶得了視網膜母細胞瘤,腫瘤很大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神經母細胞瘤如何確診任何疾病的診斷都要包括比如病史、查體和輔助檢查,最后的確診可能還需要病理。但是在平時我們做臨床診斷,包括影像學的診斷和病理學的診斷,一般來講相當一部分病人是沒有臨床癥狀的。可能小孩因為感冒、發燒,照片子,或者腹痛,做腹部B超,偶然發現有腫瘤,這時候我們叫他無癥狀的。而神經母細胞瘤的癥狀,可以包括腫瘤本身在局部癥狀、全身的癥狀。另外還有一些我們叫做副腫瘤綜合征,就是跟腫瘤的部位、大小、惡性度沒有直接關系,發生在其他部的一系列癥狀。局部癥狀,比如腫瘤壓迫周圍的組織器官,如果你在縱隔,可能壓迫氣管,影響呼吸問題。在腹部,影響消化功能。還有最常見的,就是腹部的無痛性的包塊,大多數是家長發現的。還有一小部分因為發熱、頭痛、貧血,這都是病人晚期癥狀的表現。所以我們腫瘤的早期發現,在于一些檢查,而有一些發燒、疼痛、腿疼、貧血,這些癥狀出現之后,病人可能就晚期了。01:58
-
什么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是身體多個部位未成熟的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惡性腫瘤,一般發病率并不高,常見于兒童。神經母細胞瘤始于成神經細胞,大多數情況下成神經細胞會隨著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發育為神經細胞,但在患病的嬰兒中突變的成神經細胞是無法正常成熟的,而是不斷分裂,最終導致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的體征和癥狀因起源的部位不一樣而不同,常見的癥狀包括腹脹、腹痛、便秘、腹瀉、嘔吐、厭食、體重減輕、呼吸困難、疲勞和骨痛等,由于起病比較隱匿,癥狀多缺乏特異性,所以很多病人就醫時就可能出現腫瘤遷移的現象。因此,孩子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胸痛、眼眶淤青等癥狀,建議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就診,以免耽誤進一步治療。01:28
-
視網膜母細胞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它是一種來源于光感受器,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常見于三歲以下的兒童具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可以單眼、雙眼先后或者是同時患病,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成人中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表現為結膜內充血、水腫、角膜水腫、虹膜新生血管、玻璃體渾濁、眼壓升高,斜視等這個病人容易發生在顱內以及遠處轉移,通常的會危及患兒的生命因此能早些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目前發達國家一間較少的采取摘除眼球的治療方法,而是根據腫瘤的大小位置和范圍應用靜脈化療,眼動脈介入治療以及局部治療,就像激光經瞳孔溫熱治療、冷凍治療和放射性核素、敷貼器等保眼的療法,力爭保佑有用事業目前的普遍的做法就是當腫瘤轉移風險高,腫瘤體積超過眼球一半的時候,以上治療無法控制的時候再考慮眼球摘除。語音時長 1:34”
-
寶寶怎么會得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有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和非遺傳型視網膜母細胞瘤兩種。大概35%到45%的寶寶屬于遺傳型所得的視網膜母細胞瘤,這種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另外還有大約55%到65%的是屬于非遺傳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主要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了寶寶得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的惡性腫瘤,占小兒惡性腫瘤的第二位,2/3的寶寶在三歲前發病,約30%的寶寶為雙眼受累。語音時長 01:16”
-
視網膜母細胞腫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它是一種來源于光感受器,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常見于三歲以下的兒童具有家族遺傳的傾向,可以單眼、雙眼先后或者是同時患病,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成人中罕見。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表現為結膜內充血、水腫、角膜水腫、虹膜新生血管、玻璃體渾濁、眼壓升高,斜視等這個病人容易發生
-
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病,患病人群多為5歲以下的幼兒,在新生兒中的患病率為20000分之一,因該疾病的罕見性,多數患兒就醫時已到該疾病的中后期,因患兒年齡普遍較小,無法自述視力情況,給該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多數家長發現孩子患病是在患兒眼中瞳孔處,患病后瞳孔發白或黃色反光,類似貓眼,這個時候
-
視網膜母細胞瘤可以治好么您好癥狀多久了
-
視網膜母細胞瘤會不發燒視網膜母細胞瘤本身不會導致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