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貧血是因為大量出血造成的貧血,出血量超出了機體合成和補充紅細胞的能力。分為急性出血性貧血和慢性出血性貧血兩種。急性出血性貧血是由于快速、大量出血引起的貧血,發病急、癥狀重,病因多為外傷或手術引起的內臟器官和血管破裂造成的大出血。慢性出血性貧血是由慢速、小量出血引起的貧血,病情較緩、癥狀較輕,主要是由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或肺、腎、膀胱、子宮等出血性炎癥造成的。
當輕度出血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在90g/L以上時,易出現乏力,活動時更明顯。中度出血性貧血時血紅蛋白在60-90g/L時,會出現明顯的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心慌、呼吸困難等癥狀。重度出血性貧血時血紅蛋白<60g/L時會導致神經系統損傷,出現心絞痛,甚至心梗發作,導致消化道等臟器損傷。
治療方法有止血以及恢復血容量,當出血量較大情況危險時輸血是唯一可靠且迅速恢復血容量的方法,適用于有血管性虛脫危險的嚴重出血。普通出血性貧血如消化道慢性出血,當止血后血紅蛋白會逐步恢復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