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容易發生齲齒可能是乳牙的鈣化程度低、飲食因素、口腔清潔不到位、乳牙解剖形態的特點、不良習慣等原因引起的。如果發現有齲齒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1、乳牙的鈣化程度低:
乳牙的鈣化程度相較于恒牙較低,因此更容易受酸性物質腐蝕,使齲齒的發生。
2、飲食因素:
孩子在飲食上多偏愛細、軟、含糖量高、易附著在牙齒表面的食物,如粥、酸奶、果汁、糕點、手指類零食等。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中易被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增加齲齒的風險。
3、口腔清潔不到位:
小兒口腔不潔,不會漱口、刷牙,或刷牙不認真、不堅持早、晚刷牙和進食后漱口等,使得食物殘渣和細菌容易在牙縫間和溝裂中存留,進一步加劇齲齒的發生。
4、乳牙解剖形態的特點:
乳牙的牙冠比較短小,鄰面相接處存在間隙,使得食物殘渣容易滯留并滋生細菌。乳牙的髓腔較大且髓角高,牙髓感染后易引起根尖周感染。
5、不良習慣:
如含著奶瓶睡覺的習慣,這會使乳牙長時間浸泡在奶水中,增加齲齒的風險。習慣用含糖飲料代替白開水,也會增加齲齒的發病率。
為了保護牙齒健康,應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和早期干預治療。注意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盡量避免過多的糖分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