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患者發現手腕內有一個軟軟的小腫塊,稍微疼痛,就來醫院進行診治。由于該患者的職業需要每天打字,經過初診懷疑有可能是該患者手腕部位存在腱鞘囊腫,建議他在功能科進行一個B超檢查,最終診斷確為腱鞘囊腫?;颊咭宦犛袀€囊腫,擔心的不得了,以為自己患上了什么大病,需要做一個大手術,于是我耐心的安慰該患者,讓他不要擔心,因為他的腱鞘囊腫是輕度的,幸好發現及時,通過藥物治療就能緩解了。
那么,什么是腱鞘囊腫呢?
腱鞘囊腫在臨床上是一種較多見的外科疾病,常見于中、青年,是在有滑膜的部位,滑膜有膨出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閉合性的袋,然后形成一個含有關節及肌腱滑液的囊腫,結締組織黏液退行性變所形成的囊腫。臨床上可將其分為單房和多房性囊腫,一般以單房多見,單房性為圓形或橢圓皮下腫物,生長緩慢。開始時囊腫質地柔軟,按之有輕度波動感,遷延日久,運動時可能會稍有不適。多房性為結節狀物,均與關節囊或腱鞘相連,不與皮膚相連。對于腱鞘囊腫這種疾病應該怎么治療呢?
目前臨床常用的腱鞘囊腫的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一般來說,腱鞘囊腫多數是較小的,在進行穿刺后的復發率較高,多次復發者可手術切除。術中應完整切除囊腫,切勿殘留囊壁。如關節囊滑膜疝出,應在根部縫扎切除,同時修復關節囊以減少復發。
如果疼痛比較輕的患者,可以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來緩解癥狀。在擠破囊壁,囊內容物排出后,在囊內注入藥物或留置可取出的無菌異物,比如縫扎粗絲線等,并加壓包扎,使囊腔粘連而消失,通常在囊內注入醋酸潑尼松龍,然后加壓包扎,這個方法比較簡單,而且痛苦比較少,但是有一定的復發率。通常中醫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治療時,可以通過針灸腫塊周圍的皮膚,使其液體自動流出或者促進吸收。當然也可以通過物理療法,例如紅光照射腫塊部位,促進皮膚自行吸收。
在治療腱鞘囊腫時要注意什么呢?
如果進行了腱鞘囊腫手術,術后3天內不宜活動手術部位,避免切口處形成血腫,引發局部感染,術后要注意觀察傷口滲血的情況,如果出現血液滲出,需及時更換傷口輔料。此外,盡量在一周左右,傷口處不要碰水,不能洗澡,以防止傷口出現感染等情況。根據傷口的大小,及時拆除縫線,一般是在術后7-15天拆除縫線,如果傷口創面較小,疤痕不會很大,恢復也會比較快,若傷口創面較大,可能會有像蜈蚣樣的痕跡,可以遵醫囑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修復。由于腱鞘囊腫容易復發,因此手術以后除了基礎固定的同時,外面可以進行加壓包扎,防止與關節腔相通的囊腫再次復發。
除此之外,患者在治療期間盡量吃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食物,如魚肉、綠葉蔬菜等。少吃油膩、難消化、高鹽、高脂肪食物,如火鍋、燒烤等,避免辛辣刺激,需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