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的患者吸氧一般可以采取低流量的,也就是每分鐘2~3升,可以增加機體的氧氣供給,改善機體的缺氧狀態。
慢性心衰臨床上指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指在原有慢性心臟疾病基礎上,逐漸出現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心臟在足夠靜脈回流條件下,心搏出量仍不足以滿足機體代謝需要,或有賴于充盈壓升高來補償的病理狀態,它是一種綜合因素引起的復雜的臨床綜合征,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表現和最主要的死因,除了發作性的急性心衰以外的持續的心力衰竭狀態則稱為慢性心力衰竭,導致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以冠心病居首,其次為高血壓和心臟瓣膜病,感染、心律失常、妊娠和分娩、貧血、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等均可誘發,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上腹飽滿、肝大、水腫等,可遵醫囑服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