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的意思是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利用微創(chuàng)技術進行治療。如果出現(xiàn)身體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
介入治療可以用來治療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顱內血管性疾病、急性動脈出血性疾病、抗惡性腫瘤的治療等。介入治療可以降低手術危險和對組織器官的損傷程度,可以直接將治療物質送到病變部位,減少用藥量,減輕藥物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相比于外科手術,介入手術無需開刀。創(chuàng)傷小,大部分患者只需要進行局部麻醉,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能夠精準地到達病變部位,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目的,且發(fā)癥相對較少,安全性較高。介入治療時可能會使用穿刺針、導絲、導管鞘等醫(yī)療器材。
術后患者需要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護理和康復,定期進行隨訪復查,以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