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栓塞是一種嚴重的病理現象,其與醫療操作、氣壓變化等有關,有多種危害,也有相應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措施。
1、形成原因
在醫療操作(如靜脈采血、輸液、手術)中操作不慎會使空氣進入血管,深水潛水或迅速升空時氣壓迅速變化,血液中溶解的氣體析出形成氣泡也可導致空氣栓塞。
2、危害
空氣栓塞危害程度取決于空氣量和栓塞部位,輕微時可能有胸痛、呼吸困難癥狀,嚴重時可致休克、心臟驟停甚至死亡。
3、藥物使用風險
某些藥物(造影劑如碘海醇、碘帕醇,麻醉劑丙泊酚等靜脈注射藥物)在使用中操作不當可能使空氣進入血管。
4、診斷與治療
診斷基于患者病史、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一旦懷疑空氣栓塞,要立即停止可能導致空氣進入的操作,并讓患者取左側臥位和頭低腳高位以減少氣泡進入肺動脈風險。
5、預防措施
預防關鍵是嚴格遵守醫療操作規范,靜脈采血、輸液或手術時確保連接處緊密無漏氣,避免引入空氣,同時密切監護患者,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空氣栓塞是嚴重醫療緊急情況,要求醫務人員有高度責任心和專業技能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