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出血可能是牙齦炎及增生、激素水平變化、血液病、某些全身疾病及其他局部刺激因素等原因引起。
牙齦出血是口腔科常見癥狀之一,是指牙齦自發性的或由于受到機械刺激引起的流血。
1、牙齦炎及增生:這是牙齦出血的最常見原因,如慢性齦緣炎、牙間乳頭炎、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和牙齦增生等。
2、激素水平變化:妊娠期齦炎和妊娠期牙齦瘤患者牙齦紅腫、松軟,極易出血;有的人在慢性牙齦炎的基礎上,于月經前或月經期可有牙齦出血,可能與牙齦毛細血管受性激素影響而擴張、脆性改變等有關;長期口服激素性避孕藥也容易有牙齦出血。
3、血液病:較常見引起牙齦出血的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少癥等。
4、某些全身疾病:如肝硬化、脾功能亢進、腎炎后期、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由于凝血功能低下或嚴重貧血,均可能出現牙齦出血癥狀;傷寒的前驅癥狀有時有鼻出血和牙齦出血;在應用某些抗凝血藥物或非甾體類抗炎藥,如阿司匹林、華法林、肝素等治療或預防冠心病和血栓時,易有出血傾向。
5、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牙齒排列不齊、牙合創傷、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充填體或矯治器等局部刺激或選擇使用的牙刷不正確等,對牙齦的機械性刺激過大,可造成牙齦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