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醫理論十八反的內容判斷,半夏相克的中藥是川烏、草烏、附子。
半夏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等。
而川烏味辛、苦,性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冷痛,寒疝作痛,也可用于麻醉止痛。草烏味辛、苦,性熱,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也可用于麻醉止痛。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歸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等。此三種中醫與半夏同用,會發生劇烈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對人體有害。
建議患者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應用上述藥物,切勿私自應用,以免因藥物相克,導致身體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