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和心率,雖一字之差,卻各自承載著心臟活動的重要信息。簡而言之,心律指的是心臟跳動的節律或節奏,而心率則是指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這兩者共同構成了評估心臟功能的基礎。
心律,關乎心臟跳動的規律性和起源。正常人的心臟跳動由竇房結指揮,形成“竇性心律”,其特點是有規律、有節奏。心律失常,即心臟跳動的起源或傳導發生障礙,可能導致心臟搏動頻率或節律的異常。常見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律不齊、心動過速或過緩等,這些都可能影響到心臟的有效泵血,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心率,是心臟活動頻率的量化指標。成人安靜時的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之間,但受年齡、性別、生理狀態等多種因素影響,如運動員的心率可能偏低,而情緒激動或運動時心率會加快。心率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提示健康問題,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等可引起心動過速,而甲狀腺功能減退、心臟傳導阻滯等則可能導致心動過緩。
綜上所述,心律和心率是評估心臟健康的兩大關鍵指標,它們的變化直接反映了心臟的功能狀態。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并了解這兩個指標,對于維護心臟健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