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全身的護理還有局部的護理,全身的護理主要是病人經過長時間的創傷和手術失血較多,術中有補充足量的全血,嚴密觀察傷員的皮膚色澤、血壓、脈搏和周圍血管的充盈度,局部的護理:
(1)是搬動病人要慢、輕、平臥位,患肢適當的抬高略高于心臟水平。
(2)患肢用塑料或者是石膏,固定的時候包扎不宜過緊,指端無暴露,覆蓋無菌巾或紗布觀察血液循環。
(3)定時觀察皮膚色澤、溫度、毛細血管充盈情況并做記錄,動脈供血不足時表現為肢體末端蒼白,皮膚彈性消失,皺紋加深。
(4)定時定點的皮膚側彎,一般術后十天內每小時測皮溫一次。
(5)烤燈的應用,術后用六十到一百瓦的照明燈照射,在指肢體使局部血管擴張,一般用七到十天。
第二、抗生素的應用,傷口感染可致血管吻合口的爆裂、出血,影響再植肢體的成活,嚴重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預防感染,要做到嚴格的無菌操作,徹底清創。
第三、有關抗凝藥物的應用,再斷肢再植術后一般已不再應用抗凝藥物,所以如果做吻合血管時局部沖洗抗凝藥時,一定要局部沖洗。
第四、再植肢體的功能恢復,應幫助做關節被動活動和按摩,神經功能恢復后盡量地鼓勵病人做主動活動,再結合一些微波照射、超聲波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