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當FEV1/FVC<70%時候就可以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由吸煙、粉塵和化學物質的吸入、空氣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導致,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也易發病,可能與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居室擁擠、營養較差等因素有關。也可由遺傳因素、氣道反應性增高等導致,而在懷孕期、新生兒期、嬰兒期或兒童期,可由各種原因導致個體肺發育或生長不良,進而發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重要的是勸導吸煙的病人戒煙,這是減慢肺功能損害有效的措施,因職業或環境粉塵、刺激性氣體所致者應脫離污染環境。可以進行長期家庭氧療,氧流量1-2L/min,吸氧時間10-15小時/天。支氣管擴張劑是現有控制癥狀的主要措施,可依據病人病情嚴重程度、用藥后病人的反應等因素選用,可使用藥物如沙丁胺醇氣霧劑、昔萘酸沙美特羅氣霧劑、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噻托溴銨粉霧劑等。外科方法僅適用于少數有特殊指征的病人,使病人肺功能有所改善,呼吸困難有所減輕,手術方式包括肺大皰切除術和肺減容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