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一星期還腫可以通過一般處理、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進行改善。但具體方法需要根據不同原因來分析,可能與過早活動、治療不徹底、損傷嚴重等有關。
1、過早活動:
一般腳崴之后會引發軟組織受損,導致皮下充血、水腫,因此盡量以制動休息為主,通常需要調理一到兩周才會慢慢恢復。如果過早下地活動會加重對局部的損傷,從而引發腫脹一直不退。建議患者要聽從醫生的安排對癥治療,盡量以休息為主,抬高患肢,可以促進血液回流,緩解腫脹。
2、治療不徹底:
部分患者在腳崴的同時有可能會伴隨韌帶以及肌腱撕裂等現象,如果在治療時沒有及時發現,導致治療不徹底,也會導致短時間內無法完全消腫。需要再次就醫進行檢查,如果存在撕裂,可以通過手術進行修復,同時遵醫囑搭配藥物一起使用,比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布洛芬緩釋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等。
3、損傷嚴重:
如果癥狀持續存在,并且有加重的趨勢,考慮有可能存在骨折現象,期間會導致骨折移位,壓迫到周圍血管組織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發腫脹難消的情況。建議患者及時就醫,進行拍片檢查,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采取手法復位或手術治療。
除了以上原因,還可能與繼發感染等有關,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后,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