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血栓以腸系膜上靜脈和上動脈的血栓多見,在腸系膜上靜脈血栓患者中多見于繼發性血栓形成與門靜脈高壓,脾切除,腫瘤切除術后,腹腔內感染,腸系膜靜脈損傷所致的血液高凝狀態有關。該病起病較緩慢,多有腹痛不適,呈間歇樣絞痛,數日至數周后突然劇烈腹痛,持續嘔吐,少數伴有腹瀉,便血,腹痛程度與腹部體征不相稱,隨病變部位范圍不同而異,腹脹和腹壓痛,腸鳴減少,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體,部分患者在出現腹膜炎,甚至剖腹探查時才作出診斷。
腸動脈栓塞及血栓形成多見于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栓子可能來源于心內膜炎及其左心瓣膜上贅生物脫落和動脈硬化,動脈粥樣變。患者的動脈栓子脫落,臨床表現有腹痛,位于臍中,為上腹和趾骨上方,起初都有腸痙攣呈絞痛樣腹痛,此后腹痛呈持續性,多數伴有嘔吐,少數有腹瀉,全身大汗淋漓,病人痛苦表情和劇烈的腹痛程度上往往超過體征的表現,這是早期腸系膜缺血的特征。起初腹部柔軟,有輕壓痛,腸鳴音正常當數小時后經常伴缺血壞死,出現腹膜刺激征與腸梗阻表現相似,臨床上對于有心律不齊,伴有器質性心臟病或房顫的中老年出現的腹痛,解痙止痛不緩解,又缺乏明顯腹部體征的病人應考慮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