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總膽固醇的正常參考值通常小于5.2mmol/L。當總膽固醇水平高于6.2mmol/L時,通常被認為是高膽固醇血癥。高膽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因此了解其界定值及處理方法至關重要。
膽固醇是血液中一種類似脂肪的物質,主要由肝臟制造。適量的膽固醇對人體是必要的,但過高的膽固醇水平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以下是關于高膽固醇的幾點詳細說明:
1、高膽固醇的界定:如前所述,總膽固醇高于6.2mmol/L即被視為高膽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壞”膽固醇,其水平應控制在2.6mmol/L以下;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好”膽固醇,其水平越高越好,一般應高于1.0mmol/L。
2、高膽固醇的風險:持續的高膽固醇水平可導致動脈內壁積累脂肪沉積物,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影響血液流動,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
3、藥物治療:當生活方式的改變無法有效降低膽固醇時,醫生可能會推薦使用藥物治療。常見的降膽固醇藥物包括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如依折麥布),以及PCSK9抑制劑(如阿利西尤單抗、依洛尤單抗)等。
4、生活方式的調整:飲食調整是降低膽固醇的關鍵,包括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入。此外,定期進行有氧運動、戒煙限酒也有助于控制膽固醇水平。
5、定期檢查:對于存在高膽固醇風險的人群,如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史或個人有不良生活習慣者,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控制膽固醇水平。
綜上所述,了解并控制膽固醇水平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管理膽固醇,保護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