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滲性缺水,又稱慢性水中毒或低鈉血癥,是指體液中鈉離子濃度過低,導致細胞內液體過多,細胞外液體過少的一種病理狀態。其臨床表現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精神狀態改變:患者可能會出現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嗜睡等癥狀。這是因為細胞外液減少,影響腦細胞的正常功能。
2、惡心嘔吐:低鈉血癥會刺激胃腸道,引發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脫水進一步加劇。
3、肌肉癥狀:患者可能會感到肌肉無力、痙攣,甚至出現肌肉疼痛。這是因為細胞內水腫影響了肌肉細胞的正常功能。
4、血壓下降:由于體液中的鈉離子濃度降低,會導致血容量減少,進而引發血壓下降,嚴重時可能出現休克。
5、神經系統異常:在低滲性缺水較為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腦腫脹,甚至出現腦疝等危急情況。
治療低滲性缺水,首要任務是糾正電解質紊亂,補充適量的鈉鹽。常用的藥物包括氯化鈉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等。同時,還需密切監測患者的電解質水平和生命體征,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糾正低滲性缺水的過程中,還應注意避免過快糾正導致的中央腦橋髓鞘溶解癥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