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以下發涼考慮是天氣過于寒冷、小腿外傷、下肢靜脈曲張、甲狀腺功能減退、下肢靜脈栓塞形成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疾病因素所致,應及時就醫。
1、天氣過于寒冷:
如果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腿部受到冷空氣刺激,從而引起小腿以下發涼、腿發抖等現象出現。應及時脫離該環境,也可以適量的增加衣物,還可以用溫水泡腳或洗熱水澡,能夠起到緩解作用。
2、小腿外傷:
如果小腿部位受到外傷后,容易使局部的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也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引起局部發涼、疼痛。如果有明顯的傷口,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縫合術進行治療,術后需要保持局部皮膚的干燥與清潔,避免沾水,以免出現感染。
3、下肢靜脈曲張:
該病主要與下肢表淺靜脈的瓣膜功能障礙有關,會導致靜脈內血液反流,血液不斷淤積后會出現下肢青筋突起、下肢皮溫下降等現象??梢栽卺t生操作下通過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下肢靜脈曲張剝脫術等手術方法治療,術后需要抬高患肢,可以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4、甲狀腺功能減退:
此疾病會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下降、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主要表現為四肢冰涼、全身乏力等癥狀??梢宰襻t囑用溫水送服甲狀腺片、左甲狀腺素鈉片、益康膠囊等藥物治療,平時也需要隨溫度以及季節變化增減衣物,加強保暖工作。
5、下肢靜脈栓塞形成:
該病會導致血液在下肢深靜脈系統中凝固,使下肢得不到血液供應,所以會引起小腿以下發涼、皮膚顏色改變。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深靜脈導管溶栓術治療,術后需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長期站立或久坐不動,平時可以適度的進行運動,比如散步、練瑜伽、打太極等。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在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定期復查,以便了解病情的具體恢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