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壓藥腳踝浮腫考慮是久站久坐、外傷、用藥劑量少、藥物副作用、腎小球腎炎等原因所引起的,可以通過一般治療、物理治療、規范用藥等方法處理。當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后,建議及時就醫。
1、久站久坐:
如果在吃降壓藥期間,長時間久站或久坐,沒有適當的進行運動鍛煉,就會導致身體的血液循環變差,尤其是下肢,從而會引起腳踝浮腫。此時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運動鍛煉,比如散步、瑜伽、太極拳、慢跑等,能夠加快下肢的血液循環,從而可以減輕浮腫癥狀。
2、外傷:
若是在吃降壓藥期間,沒有做好個人護理工作,腳踝部位發生了扭傷,或者是受到了外力碰撞、擠壓,就容易對局部軟組織造成損傷,引起發紅、腫脹、疼痛等不適癥狀。可以在受傷后的24小時內使用干凈的毛巾包裹冰塊對局部進行冷敷,能夠使疼痛以及腫脹等癥狀得到改善。或者是24小時后使用溫毛巾對局部進行熱敷,可以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速度,促使浮腫消退。
3、用藥劑量少:
降壓藥又被稱為抗高血壓藥,是一類能控制血壓、用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高血壓患者如果在應用該藥物的時候,沒有遵醫囑使用合適的藥物劑量,而是私自減少藥物劑量或服藥次數,用藥劑量過少,就會導致病情不能夠得到有效控制。若血壓持續處于較高的水平,導致心臟負荷加重,也會引起腳踝浮腫。建議患者在應用降壓藥的時候,具體的用法用量應嚴格遵醫囑,可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藥物副作用:
任何降壓藥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患者應用藥物過量或次數過多,或者是對應用的藥物存在不耐受的情況,就會增加藥物副作用,引起腳踝浮腫、四肢發冷、乏力、皮膚紅疹、皮膚瘙癢等。如果是藥物副作用所引起,應在醫生指導下酌減藥物劑量或更換其他藥物治療。在此期間可以適當的多喝一些白開水,有助于加快藥物的代謝,減輕副作用。
5、腎小球腎炎:
該病會導致腎小球的濾過功能下降,容易引起水腫、高血壓、血尿、蛋白尿、貧血、少尿或無尿等表現。若自身患有該疾病,單純應用降壓藥治療效果不理想,也會出現腳踝浮腫的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聯合使用環孢素軟膠囊、復方環磷酰胺片、呋塞米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有助于癥狀減輕。
應用降壓藥物治療期間需要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吃油膩不易消化以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炸雞、油條、辣椒、生姜以及大蒜等,及時戒煙戒酒。在此期間還需要保持良好心態,避免受到不良情緒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