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的癥狀一般有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發熱、乏力、盜汗等。患病后應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肺結節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征象,影像學表現為密度較高的陰影,是指肺內出現了直徑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類圓形或不規則性病灶。形成原因主要考慮與感染因素有關,長期生活在污染的環境中或長期吸煙,可增加出現結節的風險。如果肺結節累及到肺部神經,可使患者出現持續反復性咳嗽,病灶累及胸膜或腹壁時,可產生胸痛、咳嗽加重的現象。隨著肺結節不斷增大,壓迫大支氣管時可出現胸悶、氣短、喘息、呼吸困難、咯血等癥狀,同時還會伴隨乏力、低熱、體重下降、盜汗等全身表現。
患病后可遵醫囑服用異煙肼片、利福平片以及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藥物治療,若病情較重,也可以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通過電視輔助胸腔鏡手術、開胸手術等方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