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癥候,脾胃虛弱是指脾胃氣虛。脾胃虛寒和脾胃虛弱主要是病情程度上的區別,脾胃虛寒是在脾胃虛弱的基礎上出現了陽氣不足和寒癥的表現。
1、脾胃虛寒:
脾胃虛寒也稱中焦虛寒,是由于脾胃陽氣不足,陽氣溫煦能力下降出現了一系列寒癥,一般是由于飲食不當、身體素質差導致脾胃陽氣不足等引起。脾胃虛寒在脾胃虛弱的癥狀基礎上還會出現脾陽不振、畏寒怕冷、腹中冷痛等情況。
2、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主要包括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等。一般是由于飲食因素、過度勞累,體弱多病等因素引起,脾胃虛弱一般表現為面色蒼白、氣短乏力、食欲不振,部分人群還會出現腹瀉等情況,但較脾胃虛寒的程度來說,患者一般不會出現怕冷的反應。
若患者出現脾胃虛寒或脾胃虛弱的情況,建議及時看診,以免情況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