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是指身體缺乏足夠的營養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狀態,其診斷一般依賴于多種指標的綜合評估,通常包括體重變化、體質指數(BMI)、生化檢驗數據以及臨床癥狀等。
體重的顯著下降是營養不良的明顯標志。若體重在短期內迅速下降或者在無自主節食的情況下,體重較正常體重下降超過5%,都可能是營養不良的信號。BMI是評估營養不良的重要指數。BMI低于18.5通常被認為是營養不良的標志,數值越低,營養不良的程度越嚴重。
生化檢驗數據如血液中白蛋白、轉鐵蛋白的數量也能反映營養狀況。白蛋白低于35g/L或轉鐵蛋白低于2.0g/L,都可能表明營養不良。臨床癥狀也是判斷營養不良的重要依據。如患者出現消瘦、水腫、乏力、面色蒼白等,都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
針對營養不良的治療,除了調整飲食、補充營養外,藥物治療也是重要手段。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如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