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皮炎與牛皮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皮膚疾病。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以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為特征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多與神經精神因素相關,如焦慮、緊張等情緒,以及搔抓、慢性摩擦等物理刺激。典型表現是皮膚增厚、皮紋加深,形成苔蘚樣變,且好發于頸部、肘部等易搔抓部位。
相比之下,牛皮癬,醫學上稱為銀屑病,是一種由遺傳與環境共同誘發的免疫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機制復雜,涉及多種免疫細胞和細胞因子的異常。銀屑病的皮疹多樣,常見點滴狀、斑塊狀,上覆銀白色鱗屑,刮除后可見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
在治療上,神經性皮炎主要避免刺激、調節精神狀態,并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等。而牛皮癬則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采用外用藥物、光療、系統藥物治療等多種方法。
具體來說,神經性皮炎可用的藥物有:
1、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用于止癢、抗過敏。
2、鈣劑,如葡萄糖酸鈣,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炎癥。
3、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糠酸莫米松乳膏,具有強效抗炎、抗過敏作用。
總之,神經性皮炎與牛皮癬在病因、臨床表現、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案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因此,神經性皮炎并非牛皮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