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素牙通過漂白脫色或遮蓋等方法能變白。
四環素牙是指在牙齒發育、礦化期間,過多地使用四環素類藥物,服藥后約有10%的藥量不能被排出,未排出的四環素經血液分布到骨骼和牙中,牙中的四環素可與鈣離子復合,形成四環素鈣復合物沉積于牙體(主要是牙本質),沉積于牙本質中的復合物本身帶有淡黃色熒光,而且可在紫外線作用下逐漸使牙變色而呈棕黃色或棕灰色,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牙釉質發育障礙的口腔疾病。一般可引起四環素牙的四環素類藥物包括四環素、金霉素、去甲金霉素(地美環素)、土霉素等。
臨床上對于四環素牙主要是通過漂白脫色或復合樹脂遮蓋等方法改善牙齒外觀。漂白脫色法一般有外脫色和內脫色兩種方法,外脫色就是醫生將蘸有30%過氧化氫溶液的與牙面大小相應的濾紙片貼敷于牙面上,用熱源照射持續10分鐘,內脫色就是在牙髓摘除術后進行,醫生會在髓室中封入30%過氧化氫液或30%過氧化氫液與過硼酸鈉調成的糊劑脫色。復合樹脂遮蓋法就是對牙唇面釉質適度打磨后,用小棉球或專用小毛刷蘸釉質酸蝕劑均勻涂布于該釉質表面,酸蝕2~4min,涂粘結劑后充填樹脂,再對牙體修整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