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精神病是由于腦動脈硬化,腦缺血、缺氧及代謝障礙引起腦組織萎縮,發生智能減退、性格改變及精神障礙。老年性精神病,較為常見的是老年性癡呆和動脈硬化性精神礙障。
隨著社會老年化的發展,老年性精神病發病率越來越高,該病發病徐緩,病程漫長,穩定期和加重期交替發生。主要表現為思維破裂、情感障礙、幻覺妄想等癥狀,可導致突發行為改變,會突然出現自殺、自傷、沖動、出走、無自知力等精神癥狀。老年性癡呆:要注意與正常衰老者相鑒別。正常衰老是各種生理功能的減低,如聽力下降、眼花、動作緩慢,思維遲鈍;老年癡呆則是各種心理活動呈現混亂狀態,智能明顯受損。還需與腦腫瘤病人出現精神障礙時所表現人格、智能等異常相鑒別,腦瘤除有以上精神癥狀外,常表現有神經系統的陽性體征,如偏癱,偏盲或抽搐發作。有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導致出現頭痛、嘔吐、眼底水腫等。
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精神癥狀是階梯狀的加重,最后可呈癡呆狀態,生活不能自理,人格及自知力均遭砂壞。此病在癡呆前人格尚可保持完整,輔助檢查會有血脂偏高,有眼底動脈硬化,腦血流圖表現腦血管舒縮功能差等癥狀。
老年性精神病的治療要點是生活中子女親屬的交流與關懷,需要身邊的親人從心理上進行耐心呵護。藥物治療需要明確病因,對癥治療,促進腦細胞代謝藥物如三磷酸腺苷、細胞色素C、腦復新等,失眠者給以鎮靜藥如安寧、利眠寧、安定等,對有嚴重躁動不安者可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藥如奮乃靜。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應針對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