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板在臨床上一般指足底,并不存在足底按哪里最舒服的說法,一般按涌泉穴、大敦穴、然谷穴、獨陰穴、失眠穴等穴位比較舒服。
1、涌泉穴:
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時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此部位可以滋腎清熱、降逆通絡,對于緩解大便難、小便不利有一定的作用。
2、大敦穴:
位于足趾,大趾末節外側,經常按揉此部位可以起到清利濕熱以及理氣調肝的功效,有利于緩解月經不調、癲癇等。
3、然谷穴:
位于足內側,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刺激此穴位,可以起到滋腎益精、通利下焦的功效,有利于改善遺精、陽痿、小便不利等。
4、獨陰穴:
在足第二趾的跖側遠端趾間關節的中點,具有活血調經以及理氣止痛的功能,按揉后能夠緩解月經不調、疝氣等。
5、失眠穴:
位于足跖部后跟的正中點,通過針灸或者按摩的方式刺激此穴位,可以起到止痛消腫以及寧心安神的功效,對于緩解失眠、足底痛、頭痛、嘔吐等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應注意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刺激以上穴位,以免產生副作用,反而影響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