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晚期一般要一直住院。
慢性心衰,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臟舒縮功能障礙,發展到在循環血量與血管舒縮功能正常時,心排血量不能滿足全身代謝需要,從而導致血流動力異常和神經激素系統激活的臨床綜合征。慢性心衰晚期會導致心臟無法泵出體內的水分,且積聚在肺組織,導致肺充血癥狀和全身靜脈充血癥狀,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水腫等癥狀,因此一般需要一直住院。
慢性心衰包括左心衰和右心衰,長期右心衰會導致肝臟充血缺氧,形成門脈高壓,導致大量腹水,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心衰,也可能引起肝性腦病,從而加重疾病;左心衰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痰、乏力、頭暈、心慌、少尿等,病情嚴重者還可造成腎衰竭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在晚期治療過程中,還會引起電解質紊亂,嚴重的電解質紊亂也會導致患者猝死,因此一般要一直住院,以便觀察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改善自身生活習慣,控制食鹽的攝入以減少心臟負荷,可以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鉀元素的食物,比如紫菜、紅棗、西紅柿等。同時要按時檢查,避免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