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內褲上有褐色血跡一般是月經、外傷、尿道炎、痔瘡、肛裂等原因引起的,可以去醫院查明原因后通過加強生活管理、涂抹藥物、口服藥物、手術等方法改善。
1、月經:
如果是女孩,11歲已經進入了青春期,可能會有月經初潮的表現,血液在內褲上停留時間較長后可能呈現褐色,可能會伴隨腹部疼痛、乳房脹痛等癥狀。家長應指導孩子正確使用衛生巾,保持局部清潔,每天用溫水清潔外陰,清洗后用柔軟的紙巾擦干。
2、外傷:
孩子在外玩耍時,可能會不慎傷及會陰部位,導致出血。血液在內褲上干燥后,可能呈現褐色。局部可能會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癥狀,受傷后可以在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治療,可以防止感染,涂抹藥物時要注意力度輕柔,一般是涂抹在傷口周圍。
3、尿道炎:
如果平時不注意個人衛生,外界的致病菌容易侵入尿道,在炎癥的刺激下,陰道黏膜充血、水腫,進而出血,容易導致內褲上有褐色的血跡,同時還會伴隨尿頻、尿痛等癥狀,建議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羅紅霉素顆粒等藥物治療,藥物可以用溫水調勻后服用,能夠起到消炎的作用。
4、痔瘡:
主要是肛墊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的團塊,如果局部破裂,可導致血液外滲,血液會沾染在內褲上,形成褐色的血跡,患病后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傳統痔瘡切除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等方法進行治療,能夠直接去除病灶。為了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做手術前需要完善相關檢查,比如指檢、血常規檢查等。
5、肛裂:
如果孩子長期便秘,可能會導致肛裂,進而出血,還會伴隨肛門疼痛的癥狀,可以在醫生操作下通過內括約肌部分切斷術、皮瓣移植術等方法治療,做完手術后,每天早晚可以用碘伏擦拭肛門部位,要注意力度輕柔,能防止感染。
由于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家長需要做好孩子的日常護理工作,3~6個月需要給孩子做一次體格檢查,能夠了解孩子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