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踝骨折后多久能走路需視情況而定,一般在治療后的3至6個月,患者可以開始嘗試走路。具體恢復時間受患者年齡、健康狀況、骨折嚴重程度以及治療方法等多重因素影響。
后踝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對于無移位或輕度移位的骨折,常采用保守治療,如石膏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6-8周,之后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逐步恢復行走能力。而對于有明顯移位或不穩定的骨折,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恢復時間相對較長。
在恢復過程中,患者可能會用到一些藥物來輔助治療。消炎止痛類藥物如布洛芬緩釋膠囊、塞來昔布膠囊等,能有效緩解疼痛,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康復訓練。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如接骨七厘片、仙靈骨葆膠囊等,能夠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若骨折部位腫脹或有淤血,醫生還可能會開具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腸溶片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在康復期間還應注意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回流;定期進行屈伸腳趾和踝泵運動,以鍛煉局部肌肉,防止關節粘連;同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飲食習慣,為身體的恢復提供充足的營養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