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大便指的是不排大便,小孩子兩三天不排大便可能是排便習慣不佳、進食過少、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便秘等原因導致,可以通過加強生活管理、口服藥物等方法改善。小孩子的身體出現異常,家長應積極帶其就醫。
1、排便習慣不佳:
家長沒有給小孩子建立正確的排便習慣,可能有抑制便意的情況,導致長時間不排便。家長需要及時糾正,有便意時不能抑制,長此以往可以形成條件反射,也會使排便的次數逐漸規律。
2、進食過少:
如果小孩子吃的食物比較少,胃腸道內的食物存量不足,也會出現大便次數減少的現象。一般在添加食物后,能夠促進大便排出,不需要特殊治療。
3、功能性消化不良:
一次性吃了過多的食物容易誘發該病,患病后消化功能發生障礙,會導致小孩子出現腹脹、腹痛、排便減少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健脾顆粒等藥物治療。用藥期間家長可以對小孩子的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但是要控制好力度以及時間,盡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
4、腸易激綜合征:
形成原因可能與腸道感染有關,患病后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從而出現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性狀異常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乳酸菌素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治療。家長可以在飯后半小時給小孩子喂藥,以免對胃腸道造成刺激。
5、功能性便秘:
小孩子缺乏運動容易誘發本病,患病后胃腸道蠕動速度減慢,從而有排便次數減少、排便困難、大便干硬等癥狀。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麻仁丸、小兒秘通口服液、芪蓉潤腸口服液等藥物治療,用藥后能夠發揮潤腸通便的功效,從而促進大便排出。
家長在平時需要對小孩子做好生活護理,每天規律作息,也要合理膳食,可以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能夠增強自身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