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會影響血壓,其根本原因是高血壓病患者由于與遺傳因素的影響,交感神經反應性比正常人明顯升高,具體表現在平時易緊張激動、對環境改變不適應等。例如天氣變冷時,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異常,引起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加,造成心臟收縮力增強。周圍血管收縮,因此收縮及舒張壓上升。國外許多學者對高血壓與天氣進行的研究發現,發現天氣變化對高血壓的發生發展有較大的影響。
高血壓的發病,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綜合造成的,有證據表明平均冬季血壓比夏季血壓高12毫米汞柱到6毫米汞柱,氣溫每下降十攝氏度收縮壓上升1.3毫米汞柱,舒張壓上升0.6毫米汞柱,不少輕度高血壓病的患者在夏季血壓可降到正常,不必服用降壓藥,其原因就是天熱時血管擴張使血壓下降。
其次夏季出汗多,丟失水分多,使血容量減少血壓也會下降,氣候變化引起血壓波動,可能導致嚴重后果。高血壓的并發癥,尤其是腦出血缺血性中風和心肌梗死等增多,每年冬季尤其是刮風降溫時,各醫院急診中風患者人滿為患,心肌梗死患者也明顯增加,北方地區這種現象更明顯,盛夏高溫季節尤其是出現反常的持續性高溫,一些高血壓病患者由于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因此中重度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季,千萬不能麻痹大意,認為天熱血管擴張了血壓自然會下降,擅自停藥是不對的,也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