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被跳蚤、虱子、螨、蚊、臭蟲、蠓蟲、蜂、蜱等蟲咬后又麻又痛,臨床稱為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是指皮膚被蟲叮咬后發生的局部皮膚過敏和炎癥反應,多發生在腰部、臀部和四肢,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鮮紅色風團樣丘疹,夏、秋季節多見,可伴有瘙癢,通常會在幾小時或幾天內改善,有時會持續更長的時間。有些患者會出現輕微的過敏反應,此時患者除了叮咬周圍的皮膚出現腫脹、發紅的情況外,也可出現又麻又痛的情況。部分患者可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引起呼吸困難、頭暈等,需要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患者可遵醫囑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如鹽酸苯海拉明片、鹽酸異丙嗪片等;也可外用藥物進行治療,如地奈德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個人衛生,做好防蟲措施,穿寬松、棉質的衣服,衣著不宜過厚、過暖,以免皮膚溫度增高加重癢感。發病后遵醫囑服用藥物,注意飲食清淡,不要搔抓患處,以免導致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