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肝硬化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一直發展,最終以肝臟慢性炎癥、彌漫性纖維化、假小葉、再生結節和肝內外血管增殖為特征的病理階段。代償期無明顯癥狀,失代償期以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減退為臨床特征,若患者處于肝功能減退階段,是可能會出現消化道出血的。建議患者出現乏力、食欲缺乏、腹脹、腹瀉、消瘦等癥狀時,及時就醫,在醫生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后,建議患者做血常規、尿常規、腹部超聲、胃鏡等檢查以明確診斷,判斷病因。肝硬化的診斷需綜合考慮病因、病史、臨床表現、并發癥、治療過程、輔助檢查(如CT、超聲等),還應與慢性肝炎、原發性肝癌、腹腔內腫瘤等疾病相鑒別。
肝硬化診斷明確后,應盡早開始綜合治療,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螺內酯、呋塞米、奧曲肽等藥物治療。若藥物治療欠佳,可考慮胃鏡、介入治療,符合指征者可進行肝移植手術。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還要戒煙戒酒,并且避免使用損傷肝臟的藥物。此外,患者還應定期復查,以便醫生了解治療效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待病情穩定后,患者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