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臨床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否需要物理治療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沒有合并慢性宮頸炎癥時,一般不需要物理治療;如果合并有慢性宮頸炎癥時,且反復藥物治療無效者,則需要物理治療。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征象,是指因雌激素作用,柱狀上皮外移至宮頸管外口,而呈現的糜爛樣外觀。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患者通常并沒有明顯的癥狀,一般不需要治療,僅在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比如合并有慢性宮頸炎時,可出現如腰酸、腹脹、下腹痛、白帶異常、性接觸后陰道出血等表現,此時則需積極治療。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合并慢性宮頸炎時,需對其進行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病原體的不同,而選擇相應的抗生素進行治療。例如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子宮頸炎,常用米諾環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紅霉素、左氧氟沙星、美滿霉素等進行治療。此外,當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合并慢性宮頸炎,且反復藥物治療無效者,可使用激光、冷凍、微波等方法進行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