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手術后膝蓋腫的原因可能是局部受到了感染、關節腔內有積血或是手術副損傷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導致的。
1.局部受到了感染:常由于手術中操作不當,使細菌進入關節腔,或者術后切口感染導致,可出現手術后膝蓋腫的情況。治療主要是應用青霉素類或頭孢類的抗生素,如果經過保守治療無效,則需要切開引流排出膿液,持續沖洗治療。
2.關節腔內有積血:一般是由于關節鏡手術后活動不當造成的,形成活動性積血。檢查可發現關節腫大,有明顯的波動感,浮髕實驗陽性。少量的關節腔積血可以通過早期冷敷,48小時以后熱敷,微波照射,關節驅動制動等逐漸使積血吸收,如果里面仍然有活動性出血,積血會越來越多,此時就要再次行關節鏡檢查。
3.手術副損傷:手術操作過程中引起髕下脂肪墊發炎,關節內的滑膜水腫、發炎,可導致術后一個月膝蓋腫。治療上主要是減少膝關節活動,抬高患肢,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抗炎、消腫藥物如布洛芬、阿奇霉素、頭孢克肟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