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了可以通過脫離高溫環境、補充水分、物理降溫、口服藥物、靜脈滴注等方法進行改善,一旦患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1、脫離高溫環境:
如果在高溫、高濕、不透風的環境下劇烈活動,容易引起中暑,會出現胸悶、呼吸急促、出汗、體溫升高的癥狀。出現此癥狀后需要及時脫離高溫環境,去陰涼的環境下進行休息,對緩解不適感有幫助。
2、補充水分:
出現中暑的情況后需要多喝一些溫開水、綠豆湯或者淡鹽水,能夠為身體補充水分,可以防止電解質紊亂。
3、物理降溫:
如果出現了發熱的癥狀,可以使用濕毛巾對患者的額頭、腋下、手心、腳心等部位進行擦拭,能夠帶走體表的熱量,可以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
4、口服藥物:
中暑后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十滴水、蘇合香丸等藥物進行治療,應用藥物之后可以改善中暑引起的身體乏力、發熱、惡心等癥狀。
5、靜脈滴注: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需要及時就醫,通過靜脈滴注治療,比如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等。
在治療疾病期間也應多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定期測量體溫。同時,還應注意清淡飲食,多休息,對加快病情恢復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