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參和太子參功效上區別為:太子參性平力薄,其補氣、養陰、生津與清熱之力都不及西洋參。凡氣陰不足之輕癥、熱不盛者及小兒,宜用太子參;氣陰兩傷而熱較盛者,當用西洋參。西洋參與太子參均為氣陰雙補之品,均具有益脾肺之 氣,補脾肺之陰,生津止渴之功。
西洋參藥性為甘、微苦,涼。歸心、肺、腎經。功效為補氣養陰,清熱生津。主治為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干。本藥使用注意為性寒涼,能傷陽助濕,故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不宜服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太子參藥性甘、微苦,平。歸脾、肺經。功效為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主治為脾虛體倦,食欲不振,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服藥時需要在醫生面診后,進行體質辨識,選擇合適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