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由于體內鐵元素不足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進而引發的一種貧血癥。這種貧血以皮膚黏膜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該病主要病因包括鐵攝入不足、需求增加或丟失過多。嬰幼兒、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因生理需求增加,更易患病。此外,慢性失血如痔瘡出血、月經過多等,也是導致缺鐵的重要原因。
治療營養性缺鐵性貧血,關鍵在于補鐵。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補鐵藥物:
1、硫酸亞鐵片:此藥能有效補充鐵質,改善缺鐵狀態,是臨床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常用藥物。
2、富馬酸亞鐵片: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治療,可以補充鐵元素,糾正缺鐵,但需注意胃腸道反應。
3、琥珀酸亞鐵片:主要用于缺鐵性貧血的防治,能夠補充鐵元素,改善缺鐵狀況,兒童使用需在成人監護下。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增加富含鐵質的食物,如紅肉、綠葉蔬菜等。同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以免影響鐵的吸收。
綜上所述,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可防可治的疾病。通過合理的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貧血癥狀,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