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是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驚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病證。
心悸一般多呈發作性,多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狀。發生與體虛勞倦、飲食不當、七情內傷、感受外邪、藥物損傷等有關。根據病情輕重的不同,本病分為驚悸和怔忡。如果是驚悸,病程短,病勢輕,全身情況尚好,病因消除或經過適當治療能逐漸痊愈,預后良好。如果是怔忡,病程較長,病勢較重,出現厥逆、喘脫、真心痛等并發癥,預后較差。西醫學中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以心悸為主癥者,可參照本病辨證論治。
心悸患者需要積極配醫生進行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使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比如參麥注射液、天王補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以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此外,患者還可以通過中醫療法進行治療,比如針灸治療、穴位注射、推拿按摩等。
患者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注意調暢情志、臥床休息、注意防寒保暖等良好的護理干預,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和機體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