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舌燥通常為陰虛的一種表現,多因陰液不足所致,是陰精與陽氣不能相互制約,人體陰陽平衡的生理狀態遭到破壞的結果。
中醫診治疾病以陰陽、五行等學說作為理論依據,用陰陽指導對疾病的診斷,認為陰液不足時,肌體會失去滋養潤澤,從而出現口干舌燥、形體消瘦等表現,此外,因為陰虛不能制約陽氣,還會導致陽氣亢盛于內,誘發潮熱盜汗、手腳心發熱、心煩、兩顴潮紅、小便短赤、大便干結等虛熱癥狀。所以口干舌燥通常是陰虛的表現。
如果不及時調理,還會進一步發展為亡陰、動風、血瘀等病理變化,加大治療難度。一般可通過使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藥物進行治療。陰虛的患者在生活中要盡量避免熬夜,不要憂思過度和過度勞累,不可劇烈運動,飲食方面最好有所忌口,比如忌吃辛辣刺激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