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固有菌與共生的形式定居于人體腸道,各菌群間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形成一種生態平衡,并可防御外來致病菌的侵襲,如這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稱為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的原因有:有益菌群如雙歧桿菌可與腸黏膜細胞結合形成生物學屏障,阻止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的侵害,如細菌減少則致病菌可引起腹瀉,某些原因如胃酸過低長期應用抑酸劑均可使結腸內菌群上移至小腸定植,而致腹瀉,
致腸道菌群失調的原因有:
一,內在因素,先天性和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者一出現菌群失調,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雙歧桿菌減少較明顯。
二,外在因素,大劑量放射線照射長期應用抗生素的患者。
腸道菌群失調的治療:
一,合理應用抗生素。
二。生態制劑。活菌制劑常用的有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非活菌制劑,有經熱處理的乳酸桿菌及代謝物等菌群促進劑,
三,如果糖等的聚糖可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
四,對腹瀉較重者可給止瀉謝藥物,如蒙脫石散、思密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