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肝膿腫是指化膿性細菌侵入肝臟,形成的肝內化膿性感染灶,肝臟管道系統豐富,其膽道系統與腸道相通,增加了其發生感染的可能性。細菌侵入的途徑有以下幾條:
1,膽道感染,膽道逆行感染,如膽囊炎、膽管炎等,是細菌性肝膿腫的主要病因,占16%到40%。
2,血行感染,包括門靜脈系統,與門靜脈系統有關或鄰近器官的感染,如化膿性的闌尾炎、腹腔感染等,占8%到24%,還包括肝動脈系統,體內任何部位的化膿性疾病,肺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病原菌均可以通過血流,經過肝動脈入肝,引起肝膿腫,其發生率報道不一,最多者可占45%。
3,鄰近組織的感染,鄰近臟器組織感染,比如閣下膿腫、胃十二指腸穿孔等,通過淋巴系統直接播散到肝臟。
4,直接感染,開放性肝損傷時細菌從體外直接侵入肝臟,較少見。
5,醫源性感染。
6,影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