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萎縮通常不嚴重,但是患病后應及時給予規范的治療。
胃萎縮通常是指整個胃體黏膜萎縮變薄,而胃竇正常,原因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免疫系統紊亂、不良的飲食習慣、長期吸煙等因素影響所致,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疼痛、餐后飽脹、噯氣、反酸、惡心、嘔吐,有時也可伴有乏力、頭暈、體重減輕等癥狀。患者通過積極規范的治療后,一般愈后良好,所以不嚴重。
患有胃萎縮時,患者應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方面適宜吃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比如粥類、瘦肉、面條等,不可以吃過酸、過甜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山楂、糖果、辣椒等,同時還應忌煙酒、濃茶、咖啡等。另外,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膠體果膠鉍膠囊、枸櫞酸鉍鉀膠囊、奧美拉唑腸溶片、甲硝唑片等藥物治療。
治療期間需要嚴格的遵醫囑規范用藥,并且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以便及時了解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