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臨床上指腹瀉,一歲半寶寶嘔吐腹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腹部受寒、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食物過敏等原因引起,出現這種癥狀后,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治療。
1、乳糖不耐受:
如果寶寶體內缺乏乳糖酶,進食乳制品后不能夠及時分解其中的乳糖,會使寶寶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出現這種情況后,需要讓寶寶停止食用乳制品,還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口服乳酸菌素顆粒、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應用40℃以下的溫水,避免用過燙的水,以免破壞藥物中的乳酸菌成分。
2、腹部受寒:
如果沒有做好寶寶腹部保暖工作,腹部受到寒風的侵襲會使腸道平滑肌痙攣,加快腸道蠕動,使寶寶出現腹痛、腹瀉的癥狀,在觸摸腹部時還會出現冰涼感。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蒙脫石散、消旋卡多曲顆粒、小兒止瀉靈顆粒等藥物治療,另外還需要使用熱毛巾或熱水袋對寶寶的腹部進行熱敷,能夠緩解腹瀉癥狀。
3、功能性消化不良:
寶寶的年齡比較小,胃腸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如果進食了過多的食物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容易導致食物在胃腸內堆積,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等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小兒健脾散、健兒消食口服液、醒脾養兒顆粒等藥物治療。在服用這些藥物時,也可以對寶寶的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
4、急性胃腸炎:
如果寶寶進食了不潔的食物,或者腸道受到了細菌的侵襲,會使胃腸道黏膜受損,容易使寶寶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腸炎寧顆粒、阿莫西林顆粒、止瀉靈糖漿等藥物治療。在治療疾病期間應讓寶寶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山藥粥等。
5、食物過敏:
如果寶寶對所吃的魚、蝦、蟹、芒果等食物過敏,也會引起急性腹瀉,還會出現皮膚瘙癢、呼吸急促的癥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靜脈滴注治療,常用的藥物有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維生素C注射液、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等。在治療疾病期間,一定要觀察寶寶的身體情況,及時測量寶寶的體溫,觀察寶寶的生命體征,當寶寶出現異常癥狀后需要及時告知醫生。
在平時應讓寶寶吃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同時還應做好寶寶的身體保暖工作,定期帶寶寶就醫做檢查,寶寶的身體出現不適后也應及時治療。